民樂在西方的生存環境如何?在國外發展民樂的前景如何?

[6]

[問] 在國外開琵琶演奏會有何感覺?國外聽眾與國內有何不同?

[答] 請參看 華音網等出的《劉芳訪談錄

 

[7]

[問] 談談琵琶獨奏音樂會與西洋樂隊的合作(琵琶協奏曲),更喜歡哪一種?

[答] 都喜歡。 但我是以獨奏音樂會為主的.一般分上下半場各45分鐘,前半場全部是琵琶獨奏,后半場以古箏開始琵琶結束.加演時只用琵琶曲.有時也與西洋樂隊的合作,感覺很好。這種感覺是獨奏音樂會不一樣的。很激動,很有挑戰性,很緊張,也很愉快。總之我非常喜歡與西洋樂隊合作。 其實無論與個人合作還是與樂隊合作,都是一種文化和心理交流活動,樂手需要了解樂隊(特別是指揮)的風格和特點,可以從指揮那里學到不少東西。同時樂隊指揮也對獨奏演員的特點很敏感,他們有意邀請風格不同的獨奏演員合作,在相互學習,相互適應的過程中大家都有新奇感。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熱烈氣氛。這對所有人,包括聽眾都是可喜可貴的經歷。因而樂隊每年不惜重金邀請風格各異的獨奏演員,甚至邀請其他樂隊的指揮。對于一流樂隊來講,他們不斷有這樣的交流活動,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樂隊適應能力和樂隊水平的提高。如果一個樂隊永遠面對同一指揮,與同一獨奏演員合,那是可怕的。這意味著“封閉”而必然導致“落后”。對于聽眾來說,永遠看到的是同樣的面孔,聽到的是同一演奏家的演奏,那是可怕的。在國外,我還從來沒有聽說“某某演奏家”是某某樂隊指定的獨奏演員。所有的獨奏演員都是自由職業獨奏音樂家(freelance soloist).如果一個職業獨奏音樂家被哪個樂隊“養起來”,那是可怕的。對于一個藝朮家來講,沒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。(請參看 華音網等出的《劉芳訪談錄》).

 

[8]

[華音網樂友 連青問]琵琶和古箏現在國內是熱古箏,冷琵琶的,很好笑的是,在網上找出很多下載琵琶曲子的結果都是古箏曲,說明國人對這兩種樂器從外形到音色都搞不清楚誰是誰。要几代人的推廣。 你認為,琵琶今后的走向會是什么樣的? 我建議你可以寫些新的作品曲來。。。

[答] 隨著海內外音樂人的共同努力,琵琶會被世人認識并且喜愛。因為我生活在西方,所以我只能以我看到的情況為出發點來討論這個問題。事實上喜歡琵琶的西方人士越來越多。不僅僅是琵琶,所有中國傳統文化,如哲學,書法繪畫,小說文藝,中醫等等普遍受到關注。就我所知,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士開始學習漢語。我的不少朋友已經不再喝咖啡,他們更喜歡喝茶。所以琵琶作為文化載體之一,一定會被更多的人了解。在國外尚且如此。更何況在國內。在這一點上, 我是很樂觀的。

你說的情況也是有的, 還有更過分的:有的電視劇里放的是古琴音樂,觀眾看到的是古箏。還有的是把古箏放顛倒了演奏。如此種種,連某些文化人(電視劇的導演應該是有文化的吧)尚且如此,那么普通老百姓就可想而知了。但這種情況是可以理解的.這里有一個歷史原因,我在下面第10個問答里還要詳細討論。今天的通訊是以前任何時代都無法相比的。几乎任何人,只要想了解的樂器都能從官方媒體或是網絡看到。而且現場演奏也增多。人們會越來越了解傳統樂器和音樂的。相信以上所說都會成為歷史笑料不再出現的。

關于作曲, 我認為是每個琵琶演奏者都應該考慮的事情。琵琶音色獨特,技巧丰富,只有會彈琵琶的人才懂得如何充分應用。不會彈琵琶的作曲家需要花很多時間去了解才能應用自如。大多數作曲家沒有那么多時間。所以,琵琶獨奏曲需要由演奏家自己想辦法。事實証明,到目前為止,几乎所有優秀的近代和現代琵琶獨奏曲, 都是由琵琶造詣很深的演奏家做的。與樂隊或其他樂器合奏的琵琶曲,最理想的是能與作曲家合作。因為大型樂曲結構,聲部和配器都需要專門知識。如果既懂琵琶,有會作曲,那是十分理想的。作曲與演奏一樣,需要把發自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。如果有一天我有了某種感想,獲得了靈感,那我就會去作曲。我無法知道何時會去作曲,但我有這個愿望,將來要自己作琵琶獨奏曲。

 

[9]

[問]民樂在西方的生存環境如何?在國外發展民樂的前景如何?

[答]民樂在海外的生存和發展情況是不能孤立地討論的。畢竟民樂是個小環境,而海外華人的整體生存與發展才是大環境。作為華人,我們不應忘記,在西方特別是北美,我們的先輩曾經是非常受歧視的,他們是作為勞工(開鐵路或農場)輸出的。他們在生活和工作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,靠著堅韌的意志,吃苦耐勞,慢慢地贏得了他人的尊重。而且為爭取平等自由的條件,几代人做了不懈的努力。隨著西方國家政治的開明,華人在二戰以后才在法律上取得平等待遇,這不過就是几十年前的事。作為新一代移民,我們今天享受到的平等待遇是來之不易的。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先輩的努力。

作為華人, 值得我們自豪的是傳統道德精神:如自強不息的精神。例如,無論在歐洲和北美,無論大小城市,總能見到不少要錢的“叫花子”,但是從來沒有碰到有任何華人做這一行。每個華人都是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自立。而且華人有重視教育的傳統。只要生存條件稍有改善,首先想到的是讓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教育。此外。在九十年代以前出國的人當中,多數是留學人員。他們學習和工作都很努力,用自己辛勤的勞動換來一片天地,在各行各業都有卓有成效的人。他們多數能與當地人友好往來,和睦共處。因此,華人在海外一般的來講是很受尊重的。

目前隨著國內經濟條件的改善, 也有越來越多的國人以不同方式走出國門觀光或學習。他們或多或少對中國文化有推廣作用。要知道一個民族只有通過她的文化才能真正贏得他人的尊重。走出國們的人多了是好事。可以達到了解別人,也被別人了解的目的,相互了解就會相互尊重。然而近年來出國的人中,不像以前一樣單純的學生或學者。我的先生說他出國時身上只帶了七十美元。有的人則更少。他們是靠獎學金生活。沒有獎學金是不可能出國的。 而現在的情況則大不相同了。現在出國的人中(特別在歐洲開放旅游后),有觀光旅游者,有旅游采購者,也有自費留學者。然而可以明顯地感覺到,當地人對待華人的態度上反而有所下降。原因何在?

最早來西方的主要是華工,他們帶來的是“苦力”,但他們同時也帶來文化精神。后來又有學子求學和專家訪問,他們帶來的也是文化精神。近年來出國的人多了起來。而且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帶來的是財富。然而,我明顯地感覺到,在大街上,商店以及其他公共場所,華人越來越不受當地人歡迎, 竟管我們的傳統文化不斷受人關注。當然人家不會明目張膽地說什么, 但從對待華人的態度上,或從眼神上,明顯地感到一種歧視。為此我很擔憂,一有任何經濟風暴,當地人就有可能會把怨恨發泄在華人身上,促發又一場排華風暴。在巴黎發生的事情還沒有完全結束。其實這里的原因很多,包括一些當地失業人和生活不如意的人對中國經濟崛起的嫉妒,也不排除極端落后的少數種族主義者惡意造事。但作為華人,我們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的形象。無論多富有,應該低調行事,不張揚,不引起他人的嫉妒。經濟狀況好轉沒錯,而錯在有人認為金錢就是一切,有了錢就可以老子天下為大,可以在公共場合大聲喊叫,可以對人粗魯,可以不講禮貌。結果是在國外觀光的地方,飯店和商場(特別在巴黎),當地人賺了中國人的錢,還滿臉瞧不起地對待華人。原因何在? 如果所有出國的人都做到不卑不亢,有禮有節,不擺闊,不張揚,也不吝嗇(比如小費問題上),待人和氣,走路提起精神來,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,吃有吃相(在飯店里),就像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一樣,怎么會搞成這個樣子?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給中國人丟臉。但就是少數人,也足夠敗壞中國人的形象。要知道,一個飯店(或商店)的店員接待了100各很有教養的中國客人,他不會在意的,因為在他來看,這是很自然的。但只要接待了几位差勁的人,他就會與他的同事或上司嚷嚷“中國人怎么怎么地 ...”。就這几個人,就足以讓所有的華人難堪。這里需要說明一點, 這些人當中,有的人的確是屬于缺乏教養一類。比如說在他們的來看, 別人為他的服務是理所當然的,應為“我花錢了”。所以非但不說“謝謝”,而且還挺狠。(在西方社會,在這種情況下,雙方都會很自然地說聲“謝謝”。)而另一些情況則不一定是真的“差勁”。如果有機會了解他們,會發現是很好很熱心的人。只是不了解西方社會(文化,風俗習慣等等),因而不能做到“入鄉隨俗”而已。無論如何,別人不知道你是何許人也,只知道你是“中國人”。他們不會說“你看那個張三李四 ...”,而會說“你看那些中國人 ...”。所以出現種種不良狀況時, 丟的不是張三李四的臉,而是整個華人的臉。我希望能引起有關方面的人注意。最好對出國的人能有禮儀和做人方面的培訓。在國內能行得通的做人方式,在這里不一定適應 (這裡公民意識深入骨髓,無論貧富,無論是官還是民,人人的人格尊嚴是平等的)。在國內有時看到的“粗魯”有時被理解為是一種“豪邁”的“氣派”。在西方粗魯就是粗魯,就是缺乏教養,就是沒有紳士風度。(當然, 在西方粗魯之人也到處都有,但他們是沒有能力出國的。)總之,如果每一個出國的人都自覺地意識到,只要你離開國門,你身上就代表了中國人的形象。每個人自覺地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。 這樣,我們所有華人會備受人尊重。作為個人來講,人活一世,能做到一生受人尊重,就是活得很成功了。但一個人只有把自己和民族尊嚴連在一起,才有意義。作為華人,不管你身在何處,持什么護照,你代表的就是華人。我們永遠不能忘了這個根本。當華人生存的大環境不好時,作為個體,即使你有三頭六臂,也難逃同樣的命運。

那么回到我們最初的有關民樂在西方的生存環境和前景問題。我之所以在前面談了那么多, 是因為想說明一個問題:只要大環境好,小環境就會好。我們國家有五千年的歷史,在歷史上稱作“禮儀之邦”。 目前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喜歡中國傳統文化,如哲學,醫學,一些生活和飲食習慣等。只想說, 只要每個在國外生活的華人充分發揚傳統文化的精髓,自強不息,有禮有節,在各自的領域里各盡所能地做出貢獻。不僅僅為了生存努力,同時也是文化使者。大膽地與當地人友好往來,和睦共處。多進行文化交流,增進相互了解,相互學習。發揚傳統文化的優秀成分,同時虛心學習他人優秀的東西。這樣就有利于開創出良好的大環境。 有了良好的大環境,小環境也就自然好起來。音樂的交流有非常有利的一面,那就是不需要語言翻譯。好的音樂就是能打動人心靈的音樂,能給人帶來安慰和喜樂。是直接作用于心靈的,因此無需作任何文字上的解說。

[上一頁] [下一頁]

 

[華音網:劉芳訪談錄] [劉芳在《世界音樂雜志》的采訪問答(英文)]

[反回主頁]

版權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