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乐在西方的生存环境如何?在国外发展民乐的前景如何?

[6]

[问] 在国外开琵琶演奏会有何感觉?国外听众与国内有何不同?

[答] 请参看 华音网登出的《刘芳访谈录

 

[7]

[问] 谈谈琵琶独奏音乐会与西洋乐队的合作(琵琶协奏曲),更喜欢哪一种?

[答] 都喜欢。但我是以独奏音乐会为主的.一般分上下半场各45分钟,前半场全部是琵琶独奏,后半场以古筝开始琵琶结束.加演时只用琵琶曲.有时也与西洋乐队的合作,感觉很好。这种感觉是独奏音乐会不一样的。很激动,很有挑战性,很紧张,也很愉快。总之我非常喜欢与西洋乐队合作。 其实无论与个人合作还是与乐队合作,都是一种文化和心理交流活动,乐手需要了解乐队(特别是指挥)的风格和特点,可以从指挥那里学到不少东西。同时乐队指挥也对独奏演员的特点很敏感,他们有意邀请风格不同的独奏演员合作,在相互学习,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大家都有新奇感。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热烈气氛。这对所有人,包括听众都是可喜可贵的经历。因而乐队每年不惜重金邀请风格各异的独奏演员,甚至邀请其他乐队的指挥。对于一流乐队来讲,他们不断有这样的交流活动,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乐队适应能力和乐队水平的提高。如果一个乐队永远面对同一指挥,与同一独奏演员合,那是可怕的。这意味着“封闭”而必然导致“落后”。对于听众来说,永远看到的是同样的面孔,听到的是同一演奏家的演奏,那是可怕的。在国外,我还从来没有听说“某某演奏家”是某某乐队指定的独奏演员。所有的独奏演员都是自由职业独奏音乐家(freelance soloist).如果一个职业独奏音乐家被哪个乐队“养起来”,那是可怕的。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,没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。(请参看 华音网等出的《刘芳访谈录》).

 

[8]

[华音网乐友 连青问]琵琶和古筝现在国内是热古筝,冷琵琶的,很好笑的是,在网上找出很多下载琵琶曲子的结果都是古筝曲,说明国人对这两种乐器从外形到音色都搞不清楚谁是谁。要几代人的推广。 你认为,琵琶今后的走向会是什么样的? 我建议你可以写些新的作品曲来。。。

[答] 随着海内外音乐人的共同努力,琵琶会被世人认识并且喜爱。因为我生活在西方,所以我只能以我看到的情况为出发点来讨论这个问题。事实上喜欢琵琶的西方人士越来越多。不仅仅是琵琶,所有中国传统文化,如哲学,书法绘画,小说文艺,中医等等普遍受到关注。就我所知,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开始学习汉语。我的不少朋友已经不再喝咖啡,他们更喜欢喝茶。所以琵琶作为文化载体之一,一定会被更多的人了解。在国外尚且如此。更何况在国内。在这一点上, 我是很乐观的。

你说的情况也是有的, 还有更过分的:有的电视剧里放的是古琴音乐,观众看到的是古筝。还有的是把古筝放颠倒了演奏。如此种种,连某些文化人(电视剧的导演应该是有文化的吧)尚且如此,那么普通老百姓就可想而知了。但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.这里有一个历史原因,我在下面第10个问答里还要详细讨论。今天的通讯是以前任何时代都无法相比的。几乎任何人,只要想了解的乐器都能从官方媒体或是网络看到。而且现场演奏也增多。人们会越来越了解传统乐器和音乐的。相信以上所说都会成为历史笑料不再出现的。

关于作曲, 我认为是每个琵琶演奏者都应该考虑的事情。琵琶音色独特,技巧丰富,只有会弹琵琶的人才懂得如何充分应用。不会弹琵琶的作曲家需要花很多时间去了解才能应用自如。大多数作曲家没有那么多时间。所以,琵琶独奏曲需要由演奏家自己想办法。事实证明,到目前为止,几乎所有优秀的近代和现代琵琶独奏曲, 都是由琵琶造诣很深的演奏家做的。与乐队或其他乐器合奏的琵琶曲,最理想的是能与作曲家合作。因为大型乐曲结构,声部和配器都需要专门知识。如果既懂琵琶,有会作曲,那是十分理想的。作曲与演奏一样,需要把发自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。如果有一天我有了某种感想,获得了灵感,那我就会去作曲。我无法知道何时会去作曲,但我有这个愿望,将来要自己作琵琶独奏曲。

 

[9]

[问]民乐在西方的生存环境如何?在国外发展民乐的前景如何?

[答]民乐在海外的生存和发展情况是不能孤立地讨论的。毕竟民乐是个小环境,而海外华人的整体生存与发展才是大环境。作为华人,我们不应忘记,在西方特别是北美,我们的先辈曾经是非常受歧视的,他们是作为劳工(开铁路或农场)输出的。他们在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,靠着坚韧的意志,吃苦耐劳,慢慢地赢得了他人的尊重。而且为争取平等自由的条件,几代人做了不懈的努力。随着西方国家政治的开明,华人在二战以后才在法律上取得平等待遇,这不过就是几十年前的事。作为新一代移民,我们今天享受到的平等待遇是来之不易的。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先辈的努力。

作为华人, 值得我们自豪的是传统道德精神:如自强不息的精神。例如,无论在欧洲和北美,无论大小城市,总能见到不少要钱的“叫花子”,但是从来没有碰到有任何华人做这一行。每个华人都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自立。而且华人有重视教育的传统。只要生存条件稍有改善,首先想到的是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教育。此外。在九十年代以前出国的人当中,多数是留学人员。他们学习和工作都很努力,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一片天地,在各行各业都有卓有成效的人。他们多数能与当地人友好往来,和睦共处。因此,华人在海外一般的来讲是很受尊重的。

目前随着国内经济条件的改善, 也有越来越多的国人以不同方式走出国门观光或学习。他们或多或少对中国文化有推广作用。要知道一个民族只有通过她的文化才能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。走出国们的人多了是好事。可以达到了解别人,也被别人了解的目的,相互了解就会相互尊重。然而近年来出国的人中,不像以前一样单纯的学生或学者。我的先生说他出国时身上只带了七十美元。有的人则更少。他们是靠奖学金生活。没有奖学金是不可能出国的。而现在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了。现在出国的人中(特别在欧洲开放旅游后),有观光旅游者,有旅游采购者,也有自费留学者。然而可以明显地感觉到,当地人对待华人的态度上反而有所下降。原因何在?

最早来西方的主要是华工,他们带来的是“苦力”,但他们同时也带来文化精神。后来又有学子求学和专家访问,他们带来的也是文化精神。近年来出国的人多了起来。而且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带来的是财富。然而,我明显地感觉到,在大街上,商店以及其他公共场所,华人越来越不受当地人欢迎, 竟管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受人关注。当然人家不会明目张胆地说什么, 但从对待华人的态度上,或从眼神上,明显地感到一种歧视。为此我很担忧,一有任何经济风暴,当地人就有可能会把怨恨发泄在华人身上,促发又一场排华风暴。在巴黎发生的事情还没有完全结束。其实这里的原因很多,包括一些当地失业人和生活不如意的人对中国经济崛起的嫉妒,也不排除极端落后的少数种族主义者恶意造事。但作为华人,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的道德形象。无论多富有,应该低调行事,不张扬。经济状况好转没错,而错在有人认为金钱就是一切,有了钱就可以老子天下为大,可以在公共场合大声喊叫,可以对人粗鲁,可以不讲礼貌。结果是在国外观光的地方,饭店和商场(特别在巴黎),当地人赚了中国人的钱,还满脸瞧不起地对待华人。原因何在? 如果所有出国的人都做到不卑不亢,有礼有节,不摆阔,不张扬,也不吝啬(比如小费问题上),待人和气,走路提起精神来,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,吃有吃相(在饭店里),就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样,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?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给中国人丢脸。但即使是少数人,也足够败坏中国人的形象。要知道,一个饭店(或商店)的店员接待了100各很有教养的中国客人,他不会在意的,因为在他来看,这是很自然的。但只要接待了几位差劲的人,他就会与他的同事或上司嚷嚷“中国人怎么怎么地 ...”。就这几个人,就足以让所有的华人难堪。这里需要说明一点, 这些人当中,有的人的确是属于缺乏教养一类。比如说在他们的来看, 别人为他的服务是理所当然的,应为“我花钱了”。所以非但不说“谢谢”,而且还挺狠。(在西方社会,在这种情况下,双方都会很自然地说声“谢谢”。)而另一些情况则不一定是真的“差劲”。如果有机会了解他们,会发现是很好很热心的人。只是不了解西方社会(文化,风俗习惯等等),因而不能做到“入乡随俗”而已。无论如何,别人不知道你是何许人也,只知道你是“中国人”。他们不会说“你看那个张三李四 ...”,而会说“你看那些中国人 ...”。所以出现种种不良状况时, 丢的不是张三李四的脸,而是整个华人的脸。我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人注意。最好对出国的人能有礼仪和做人方面的培训。在国内能行得通的做人方式,在这里不一定适应 (这里公民意识深入骨髓,无论贫富,无论是官还是民,人人的人格尊严是平等的)。比如在国内有时看到的“粗鲁”有时被理解为是一种“豪迈”的“气派”。在西方粗鲁就是粗鲁,就是缺乏教养,就是没有绅士风度。(当然, 在西方粗鲁之人也到处都有,但他们是没有能力出国的。)

总之,如果每一个出国的人都自觉地意识到,只要你离开国门,你身上就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。每个人自觉地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,这样,我们所有华人会备受人尊重。作为个人来讲,人活一世,能做到一生受人尊重,就是活得很成功了。但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民族尊严连在一起,才有意义。作为华人,不管你身在何处,持什么护照,你代表的就是华人。我们永远不能忘了这个根本。当华人生存的大环境不好时,作为个体,即使你有三头六臂,也难逃同样的命运。

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有关民乐在西方的生存环境和前景问题。我之所以在前面谈了那么多, 是因为想说明一个问题:只要大环境好,小环境就会好。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,在历史上称作“礼仪之邦”。 目前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,如哲学,医学,一些生活和饮食习惯等。只想說,只要每个在国外生活的华人充分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,自强不息,有礼有节,在各自的领域里各尽所能地做出贡献。不仅仅为了生存努力,同时也是文化使者。大胆地与当地人友好往来,和睦共处。多进行文化交流,增进相互了解,相互学习。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,同时虚心学习他人优秀的东西。这样就有利于开创出良好的大环境。 有了良好的大环境,小环境也就自然好起来。音乐的交流有非常有利的一面,那就是不需要语言翻译。好的音乐就是能打动人心灵的音乐,能给人带来安慰和喜乐。是直接作用于心灵的,因此无需作任何文字上的解说。

[上一页] [下一页]

 

[华音网:刘芳访谈录] [刘芳在《世界音乐杂志》的采访问答(英文)]

[反回主页]
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