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| 箏的歷史沿革 | 箏的種類 | 古箏流派 | 箏的構造 | 春江花月夜
目前常用箏共有二十一根弦
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。據考証,箏在春秋、戰果時期及廣泛流傳,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。
箏,通常又被人們叫做古箏,和琴之被稱為古琴一樣。這恐怕與它具有古老的歷史淵源、濃郁的民族特色,以及丰富的傳統箏曲給人們留下的古朴雅致的情趣有關。在古代,箏還被稱為秦箏、瑤箏、銀箏、云箏、素箏等。
一、箏的淵流和形制的沿革
關于箏的淵流,史料記載說法不一。大致有三種說法:
1、分瑟為箏說
在古代文獻中確實有分瑟為箏的說法。唐趙磷《因話錄》中記述:“箏,秦樂也,乃琴之流(一作琴)。古瑟五十弦,自黃帝令素女鼓瑟,帝悲不止,破之,自后瑟至二十五弦。秦人鼓瑟,兄弟爭之,又破為二。箏之名自此始。”宋代的丁度在他的《集韻》中也載有類似的說法:“秦人薄義,父子爭瑟而分之,因此為名。箏十二弦,蓋破二十五而為之也。”日本第十七世紀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《樂道類集》中記載有:“...或云:秦有婉無義者。以一瑟傳二女,二女爭引破,終為二器,故號箏。”
二人爭瑟,由爭奪而產生了“箏”,這種說法是毫無科學根據的,只是傳說而已,不說把爭的人說的多么無情無義,單就一種樂器來說,都是由無數個部件組成的,缺一不可,爭一而破為二,必然破碎或殘缺不全,怎末會成為兩件單獨的樂器呢。
2、箏筑同源
東漢應劭《風俗通》云:“箏,謹按《禮﹒樂記》五弦,筑身也。”東漢許慎《說文解字》(宋代徐鉉校定重刊本)中記載:“箏,鼓弦,竹身樂也,從竹,爭聲。”
我國的樂器發展史是現有打擊樂器,后有彈撥樂器的。筑的右手奏法,以竹尺擊之,沿用了打擊樂器的奏法,這與箏相比用指彈奏簡單的多。綜上所述,箏與筑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西,箏是由筑發展而來的,筑之源即箏之源,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姜,箏筑是同源的。
3、蒙恬造箏
據《隋書﹒音樂志》載:“箏,十三弦,所謂秦聲,蒙恬所造。”但劉朐在《舊唐書.音樂志》中記載:“箏,秦聲也,相傳蒙恬所造,非也!”公元前237年(始皇十年),秦宰相李斯上書勸秦始皇收回他對客卿們下的逐客令的《諫逐客書》中說:“夫擊瓮叩缶,彈箏博髀,而歌呼嗚嗚快耳者,真秦聲也。”這在時間上比蒙恬發跡之初早了十六年。所以蒙恬造箏的說法是靠不住不的。
至于蒙恬改革箏的說法倒是有可能的。
清朝著名的訓詁學家朱駿聲在《說文通訓定聲》記載:“古箏五弦,施于竹,如筑。秦蒙恬改為十二弦,變形如瑟,易竹于木,唐以后為十三弦。"這一段文字記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箏。
從歷史材料看,早期箏與筑更為類似:都是筑身,都是竹制,棒狀、細頸、都是五弦。
總之,箏很可能來源于一種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簡單樂器。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,不可能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的秦代。箏、筑、瑟的關系,既不是分瑟為箏,也不是由筑演變為箏,而很可能是箏筑同源,箏瑟并存。五弦竹制箏演變為十二弦木制箏,筑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,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。
二、箏(弦)及彈奏方式和演奏技巧的沿革
1、箏(弦)的沿革
古代的箏曾為五弦,到了戰國末期,為了加寬音域,增加到了十二弦。以后箏弦的增加速度很緩慢,從漢晉到唐宋這1300多年間,只增加了1弦。十二弦與十三弦雖然只一弦之差,但從五聲音階的定弦原則來看,它的目的在于加強主音,使其實用價值更大。箏發展到漢代已出現了轉調。候瑾《箏賦》中記有:“于是急弦促柱,變調改曲。”是采用移動箏柱來轉調的。十三弦箏,在隋代就已出現,隋文帝開皇雅樂中首見載有十三弦箏的使用。隋代箏的演奏中也用了移柱轉調的方法:“促調轉移柱”(王台卿詩),“調宮商于促柱”(顧野王賦)。盛唐時期流行的十三弦箏是在十二弦箏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的。在唐宋時期,十二弦箏與十三弦箏并存,但有雅俗之分,十三弦為俗樂箏,流行于民間﹔十二弦箏為雅樂箏,流行于宮廷。宋陳煬《樂書.宋史.樂志》中記載:“本朝十三弦箏,然非雅部樂也。”這一時期的箏弦,多用絲弦或(昆鳥)雞的筋作弦,這在唐朝詩人劉禹錫和唐彥謙的詩中都有提及。岑參在《秦箏歌送外甥肖正歸京》詩中云:“汝不聞秦箏聲最苦,五色纏弦十三柱。”絲弦的主要特點是:銀色深厚、靈透、柔和、韻味深長,最富于表現慢板及花音不多的庄重古朴的抒情樂曲。
到了元、明、清三代,又出現了十四弦和十五弦箏。明末清初,南方各地開始使用銅和鋼的金屬弦,如粵、閩兩省首先使用銅弦。到了20世紀30年代后,出了繼續使用傳統絲弦外,又開始使用鋼弦。鋼弦銀色清越、明亮,余音長,最適合表現音韻典雅纏綿的樂曲。這一時期的演奏技巧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,據明代《敦煌實錄》云:“索函宗伯夷成善彈箏,悲歌能使喜者墮淚﹔改調易謳,能使戚者起舞,時人號曰:雍門周。”由此略見一斑。
清代的箏有了新的發展,值得重視的是,清代十四弦箏已用了七聲音階的定弦。在《律呂正義合編》中記載有:“箏似瑟而小,十四弦。...﹔各隋宮調設柱和弦以諧律呂,通體用桐木金漆,四邊繪金夔龍,梁及尾邊用紫檀,弦孔用象牙為飾.....今箏十四弦則五聲二變為七,倍之為十四也”。這里說的“五聲二變為七,倍之為十四也”,即指七聲音階定弦。另據記載,清康熙年間,曾有人用箏等四種樂器在宮廷合奏了康熙根據琴曲改編的“平沙落雁”。當時還有人用箏獨奏了變調“月風兒”。十六弦箏的出現,大概在清朝末年或民國初年前后。
從建國后到現在,箏弦的增加很快,箏的演奏藝朮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,箏的改革也進行了多種實驗,制作了多種優質精美的箏(如四川箏、上海箏、蘇州箏)﹔箏的轉調也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,已經改革了几種轉調箏(如營口二十五弦腳踏張力轉調箏,沈陽音樂學院移碼轉調箏,蘇州四十四弦腳踏轉調箏,上海音樂學院蝶式箏),這些轉調箏擴大了箏的表現力,使箏更便于參加合奏和伴奏。近年來,古箏的弦又出現了尼龍弦。這種弦是以金屬弦為內質,外加以尼龍絲纏繞而成。尼龍弦在一定程度上,既有金屬弦那種清脆、明朗的特點,又有絲弦委婉質朴的韻味,他的余音長短適中,音韻較為清雅含蓄,最適于表達現代雙手技巧復雜的樂曲。
2、彈奏方式及演奏技巧的沿革
今日箏流行于與專業演出和民間,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樂器。但用假甲彈箏,并非近代之創。早在南北朝時期(公元前502年)的梁代《梁書﹒羊侃傳》載:“有彈箏人陸大喜,著鹿角爪,長七寸。”在李商隱的《無題二首》詩中有:“十二學彈箏,銀甲不曾卸。”另外,在《資暇錄》中對假甲的使用有如下的記錄:“今彈箏,或削竹為甲,以助食指之聲。亦因研公也棄真用假,舍清才從濁。人蓋靡只其由也。至如箜篌之與秦箏,若能去假還真,其聲婉美矣。”
溯其本源,既然有“代指”與“去假還真”只說,可見最初彈箏乃是用肉甲來演奏的。后來由于假甲音量大、使用方便、不易損壞等原因,逐漸取代了肉甲,一直流傳到今天。今年來,隨著箏演奏技朮的不斷發展和演奏力度的加強,以及箏弦的加粗,使假甲更加普遍的推廣開來。
傳統的箏曲,右手彈奏旋律,左手施以顫、按、滑、揉等技巧,這是從古流傳至今的演奏方法,也叫傳統奏法。致于左手何時開始移到箏碼右邊和右手同時演奏的,無從考究,但在敦煌壁畫中已看到雙手彈箏的形象,還有在陝西藍田水陸庵佛寺群雕中也有生動的雙手奏箏的樂人形象。
1935年,杭州國樂研究社用鉛字印制的合奏曲《將軍令》的古箏分譜中,可以明顯地看出“雙手抓箏”手法的運用。我們還可以在王巽之先生傳譜的《月兒高》、《四合如意》等曲中看到左手簡單的伴奏音型和划奏技法。
1955年,趙玉齋教授創作箏曲《慶丰年》,使左手的技巧有了突破性的進展。在這首曲子中有了琶音、和音、三和弦,左手能和右手交替彈奏旋律,左右手大、食、中指的演奏技巧有了很大發展,《慶丰年》一曲開創了古箏雙手演奏技巧的新篇章。
1965年,原上海民族樂團古箏演奏員王昌元創作的箏獨奏曲《戰台風》,在傳統“四點一”指法基礎上創出“掃搖四點”奏法,在傳統食指抹弦奏法的基礎上,創出“雙手食指點奏”奏法,把古箏演奏技朮推向了新的階段。
繼《戰台風》之后,《幸福水渠到俺村》、《草原英雄小姐妹》、《東海漁歌》等曲的出現,使古箏雙手演奏技巧繼續發展,更趨完善。80年代以后,現代箏曲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出來。如《山魅》、《黔中賦》等曲,突破了傳統的五聲音階的定弦法。
隨著新的雙手演奏技巧不斷涌現,不斷革新,古箏的表現力也會不斷的提高,也必將不斷推動古箏事業的發展。
自秦、漢以來古箏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,并與當地戲曲、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,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。有河南箏、山東箏、潮州箏、客家箏、浙江箏、內蒙箏六個派系,其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。
河南箏:由秦箏傳入河南和當地民間音樂「鄭衛之音」融合發展成為后世有名的中州古調。在傅玄《箏賦.序》中對河南箏曲的評價是"曲高和寡,妙技難工",以深沉內在慷慨激昂為其特色。
山東箏:多和山東琴書、民間音樂有直接聯系。曲子多為宮調式,以八大板編組而成。其演奏風格純朴古雅。
潮州箏:流傳于廣東潮州一帶,音樂結構特殊,旋法別具一格。它以其右手的流暢華麗、左手按滑音的獨有加花奏法,變化細膩、微妙而獨具一格。主要曲調有《重六》《輕六》《活五》《反線》等。其中《重六》調樂曲比較委婉﹔《輕六》調樂曲清新明快﹔《活五》調樂曲纏綿悲切,律調很有特點。
客家箏:即廣東漢樂箏曲,是廣東優秀傳統音樂之一。廣東漢樂的歷史源遠流長。相傳它是在晉安帝九年(公元405年)至宋亡前后一段漫長的歷史時期中,隨著中原一帶人民多次南遷而流行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,如廣東東部地區包括梅縣、惠陽、韶關地區部分縣,以及江西、福建、台灣部分地區和國外華僑居住的地方。廣東漢樂的古箏演奏有久遠的歷史,它是以《漢皋舊譜》(即漢調音樂)為主要依據,受當地風格及方言影響而形了文靜含蓄的風格。
江浙箏:即武林箏,流行在杭州一帶。與江南絲竹有著密切的聯系,其樂曲以移植琵琶曲為多。
內蒙箏:只有10弦,多半用來為民歌和牧歌伴奏。
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。它的外形近似于長箱形,中間稍微突起,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。箏的頭部有緩緩而落的箏腳。在木制箱體的面板上張設箏弦。在每條弦下面安置碼子,碼子可以左右移動,用來調整音高和音質。
箏的品種不一,構造也不盡相同,下面介紹的是一種二十一弦箏的構造。
箏主要由面板,底板、邊板、箏頭、箏尾、岳山、碼子、琴釘、出音孔和箏弦等部位組成。箏的優劣取決于各部分材料質地及制作工藝的高低。
箏的共鳴體由面板、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。在共鳴體內有音橋,呈拱形,它除了共鳴效果的需要外,還起著支撐的作用。共鳴體的質量和結構對箏的音響影響很大。
- 「面板」用放置多年、木質干而松的梧桐木來制作。也有人試用白松制作。蒙族箏的面板用楊木制成。
- 「底板」用梧桐木制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質木料制作。領導作用
- 「箏邊」也稱邊板,即箏的側幫。箏有兩個箏邊,靠近身體的一側稱為內箏邊,另一側稱為外箏邊。箏邊一般用木制成,也有用水曲柳、紅木或其他雜木制成。還有試用楓木制作。
- 「箏頭」用木、紫檀或其他較堅實的木料制成。箏頭的作用是固定琴弦,由穿弦孔來固定(也有的箏的箏頭是固定琴釘的)。在箏頭的側面有一個出音孔,也音孔上有一個音窗,供出音之用。箏頭因與共鳴體相通,這樣就擴大了共鳴的范圍(也有的箏,箏頭與共鳴體是不相通的)。
- 「箏尾」它主要用于安裝琴釘。此處在造型上也起著與箏頭對稱平衡的作用。
- 「岳山」也稱木梁或山口。用木或其他木料制成。在箏上有兩個岳山:一個在面板與箏頭連接處,叫作前岳山﹔一個在面板與箏尾連接處,叫作后岳山。岳山隨面板的前后圓弧而自然成彎弧形,與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。后岳山也有用S形的(縮短了高中音區的碼處弦長。岳山起著載弦的作用,也起著某些傳遞聲音的作用。岳山與碼子高度的比例關系到音准以及音色,定調等方面的問題,因此,必須用恰當的比例才能使箏的發音有良好的效果。在前岳山上端鑲有一條骨片或銅絲,以使發音悅耳。
- 「碼子」也稱柱,或稱雁柱。它是箏弦和面板的傳振支柱。一般用木制作,也有用紅木、牛骨、塑料、象牙制成的,以木的效果為佳。在桅木上還鑲有一個小骨片,在骨片上刻槽,以穩固箏弦。每個碼子支撐著一根弦,共有二十一個碼子。在演奏時,弦的振動由碼子傳遞到面扳,再通過共鳴體而發也音樂的效果。碼子可左右移動,以調整音高。碼子有時也稍作前后移動,以適當調整音質。
- 「琴釘」也稱肖子。它用于上弦,調整弦的松緊,控制音的高低。箏的琴釘也有用鋼琴肖釘代替的,或用硬質木料制成弦軸上弦的。
- 「出音孔」箏有三個出音孔(也有兩個出音孔的),在箏頭側面有一個,底板上有兩個(一個在底板的中部,一個在底板接近箏尾處)。出音也的位置、形狀和大小關系到音色、音量。
- 「弦」目前常用箏共有二十一根弦,第一弦是箏的最低音,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箏的最高音。在用弦上,根據不同的需要,而將銅絲弦、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以及其他種弦加以適當的配置。由于用途、風格和習慣的不同,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。有以鋼絲弦為主,適當配置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的﹔也有以尼龍纏弦為主,適當配置鋼絲弦的﹔也有全部用尼龍纏弦或絲弦的。鋼絲弦音色明亮,纏弦音色渾厚。
說明:在制弦專業上,把鋼絲弦稱為裸弦(裸弦是與纏弦相對而言的),把有外包纏皮的弦稱為纏弦。纏弦的弦蕊,一般采用鋼絲弦做蕊。
箏有傳統箏和改革箏之分。
按用弦數量而區分的傳統箏有:十二弦箏、十三弦箏、十四弦箏、十五弦箏、十六弦箏。河南傳統十六弦箏,面板弧度大,箏體長。廣東傳統十六弦箏體短小。歷史上各傳統箏主要用絲弦,清朝中葉開始用銅弦。
改革箏的種類有:上海二十一弦箏、廣州十八弦箏和二十一弦箏、蘇州二十一弦箏、北京二十一弦箏。
改革的轉調箏有:
(1)移碼式踏板轉調箏,由沈陽音樂學院研制。在轉調部分,采用踏板式移碼轉調 。
(2)箏首對位頂壓截弦轉調箏,由廣州音樂學院和汕頭樂器廠研制。箏的轉調部分,是通過腳踏音健,使棘輪擺片傳動部分按變音轉調的需要,分別進行運動,(升高半中降低半音),推動對位頂壓載弦部分進行頂壓,以達到截弦變音快速轉調
(3)營口十五弦腳踏式轉調箏和二十一弦按鍵張力轉調箏。這兩種轉調箏在全國相當流行。轉調部分采用腳踏(或手按)機械,變換弦的張力,改變音高,從而達到轉調的目的。腳踏轉調箏可轉十二個調。手按轉調箏有兩種,分別可轉五個或十二個調。
(4)蝶式箏,由上海音樂學院研制。它的外形如蝶。箏體猶如兩個箏并在一起,采用一個共鳴體。在五聲音階定弦的某些弦距之間增加了半音或變化音。還裝有弦鉤,以改變某些定弦音的音高。
(5)品式截弦變調箏,由蘇州民族樂器一廠研制。在各有效弦長之內設置半音品位,變調時利用弦鉤將琴弦按中品格之上。
(6)蘇州二十六弦腳踏截弦轉調箏,由蘇州民族樂器一廠研制。在轉調部分,采用腳踏式岳山截弦轉調,通過踏板的變化,使前岳山的部分位置變化,達到轉調的目的。 除以上介紹的箏外,還有一種軋箏。歷史上最早的記載見于宋代陳煬《樂書》卷一百四十六中:"唐有軋箏,以竹捫其瑞而軋之,因取名焉。"軋箏流傳到現代,在廣西、福建、河南、河北、山東均有所見。廣西壯族民間樂器"七弦琴"和福建"文枕琴"等都是類似軋箏的樂器。 (Source: )
箏的歷史沿革 | 箏的種類 | 古箏流派 | 箏的構造 | 春江花月夜
返回中文首頁 主頁